什么是真,什么是假?或许这是所有人一生都在寻找的答案。有时候,你看似满腔热情,可一旦温度降了,剩下的就只有落寞。理想、青春、愿望,最终都抵不过一茶一饭一衣社会现实,这才是真实存在。
所有的繁华都不过是过眼云烟,普通人的衣食住行才是真的。普通人是地基,是一切的基础,如果普通人都没有希望了,再壮观的金字塔也会轰然倒塌。保障普通老百姓的生存,才能让绚丽的烟花有意义。
余华说:“人生是一场骗局,最大的任务根本不是买房买车,也不是及时行乐,这些都是欲望,是把自己对生命的希望寄托于外物之上。”可大多数人能看到的,就是浮华的表面,艳丽的灯红酒绿和权力财富。
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内求,可绝大多数人穷极一生才明白,那些让自己疲于奔命的人生任务,不过是社会机器运转所需的润滑剂罢了。现实中几乎找不出无债一身轻的人,普通人被设计的一生,让人一言难尽。
巴菲特说:“如果你没有找到一个当你睡觉时还能赚钱的方法,你讲一直工作到死。”事实确实如此,普通人只能通过不停的劳动来赚取报酬,手停口停,偶有结余也不敢挥霍,失去劳动能力就是灾难。
经济下行期,普通人对待工作的态度反而越来越佛系。因为他们知道,不管自己多么努力,结局都在预计之内,不会有多大改变。反而是什么都不做,也不会变得更差。既然如此,那又何必去努力呢。
以前,大众对失业这个词很陌生,觉得离自己很遥远。这两年,遍地都是夕阳行业打工人。降薪、裁员、朝不保夕,失业的人,找不到工作的人越来越多,看不到未来的希望,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了躺平。
除了体制内的工作人员抗风险能力比较强,各行各业都受到不小的冲击。经济增长似乎还在继续,但消费降级却是肉眼可见。薪水不再涨,还有下降的趋势,很多企业在断臂求生,却还是倒在黎明前。
这样的时代,对每个人都是一个坎。看起来空前的忙碌,却都是琐碎,对生活的进益没有多大帮助。虽然工作没有停歇,得到的却是微乎其微。曾经对工作的热情渐渐冷却,甚至憎恨,都想着能早点退休。
赚大钱的人,都是抬头看路的人,赚不到钱的人,都是低头干活的人。普通人只能低头干活的份,不管大环境是好是坏,他们的日子都过得紧巴巴,好日子或许会有,但他们不敢赌这个时间能持续多久。
这个时候,就能体会到没有房贷、没有车贷、没有网贷的好处。可是,普通人有几个能逃脱各种贷的束缚呢?从古至今,钱都流向了不缺钱的人,苦都留给了吃苦的人。老百姓不想吃苦,却有吃不完的苦。
经济繁荣,没有危机感,花明天的钱,圆今天的梦;经济萧条,就不得不精打细算,勒紧裤腰带过日子。老百姓既没有生钱的技能,也没有生钱的路子,只能随大流。可这样的结果,往往只有投入没有产出。
做事也好,赚钱也好,欲速则不达。越是着急赚钱,越容易成为韭菜,越是不在乎钱,越容易赚到钱,越在乎钱,就会越没钱。有钱人有抗压能力,失败了都有翻身的机会,而穷人往往一次就会彻底沉沦。
罗素说:“这个世界上什么都是假的,只有你自己有饭吃,有衣穿才是真的。”对老百姓来说,靠谱的行业,就是不管是短暂的还是长期的,至少每天能见到钱,每天都能吃上饭。所谓的愿景,都是骗人的。
赞扬弘历的遗老遗少们,总是以弘历养活的四亿人说事,殊不知这四亿人中锦衣玉食的只有极少的豪门贵族,普通人都是面黄肌瘦衣不遮体。吃不饱饭、没有衣服穿,哪来的体面,只不过是虚假的繁荣。
刘震云说:“穷人唯一的出路就是善良,因为仗势欺人,你没势力;心狠手辣,你没胆量;城府算计,你没谋略。”老百姓只有永远保持热情,才能赚到养家糊口的小钱。命运不会垂青他们,一饭一衣都必须用劳动去换。
防水图
![]()
![]()
![]()
![]()
![]()
![]()
![]()
![]()
![]()
![]()
![]()
![]()
![]()
![]()
![]()
![]()
![]()
![]()
赞(1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