.:. 草榴社區 » 技術討論區 » 农民交公粮换不来养老金,公职人员社保却“视同缴纳”
--> 本頁主題: 农民交公粮换不来养老金,公职人员社保却“视同缴纳” 字體大小 寬屏顯示 只看樓主 最新點評 熱門評論 時間順序
我本英雄


級別:精靈王 ( 12 )
發帖:1176
威望:1893 點
金錢:5186 USD
貢獻:40843 點
註冊:2014-07-04


农民交公粮换不来养老金,公职人员社保却“视同缴纳”



2014年养老金并轨改革后,公务员在 2014 年前的工龄被认定为“视同缴费”,退休时通过过渡性养老金兑现历史贡献的补偿。这一政策的逻辑基础是:计划经济时期,公务员的工资未包含社保预提部分,国家需履行养老契约。

当目光转向农民群体,那代曾缴纳公粮、修建水利、以“剪刀差”支撑工业化原始积累的人群,他们的晚年却仅有百余元养老金,农民养老金与公务员差距达20倍以上,2023年分别为188元/月与3800元/月。同样的历史贡献,截然不同的制度回馈。

公务员的“视同缴费”被赋予三种合法性:财政责任由政府承担、连续工龄经人事档案确认、国家承认其计划经济时期的隐性养老契约。

然而,农民的贡献却被排除在这一逻辑之外。1958-2006年间,农民通过“三提五统”制度无偿上缴产量15%-20%的优质粮食,以实物税形式支撑国家财政和工业化积累。这种“剪刀差”为工业化积累超1.7万亿元资金,但政策制定者将公粮严格定义为“农业税”,与社保体系彻底隔离。

这种差异的根源在于城乡二元结构的制度性固化。计划经济时期,城市建立“单位保障”体系,财政兜底公职人员的生老病死;农村则被排除在社会保障网外,土地成为唯一的养老依托。

改革进程中,公务员的视同缴费因财政责任获得延续,而农民的贡献因“非雇佣关系”被排除在社保体系之外,国家以管理者身份征收公粮,未形成权利义务对等的契约关系。

农民在2006年告别农业税,新农保2009年才迟缓建立,且基础养老金完全依赖财政转移支付,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基金6.3万亿结余形成霄壤之别。

公务员群体依托行政体系形成高度组织化的利益共同体,通过制度内渠道实现政策议价;而农民因分散的小农经济形态,难以形成统一的阶级意识与议价能力。

这种差异在政策制定中被显著放大:2014年养老金并轨时,公务员通过“保低限高”机制确保待遇平稳过渡,并叠加职业年金形成“双保险”;而农民群体缺乏有效的利益代言渠道,其历史贡献未被纳入社保制度设计的考量框架。


赞(1)
DMCA / ABUSE REPORT | TOP Posted: 08-17 10:27 樓主 引用 | 發表評論

.:. 草榴社區 -> 技術討論區

快速回帖 頂端
內容
HTML 代碼不可用

使用簽名
Wind Code自動轉換

按 Ctrl+Enter 直接提交